br />
只是这种消息都是在私底下传播的,也没谁会在报纸上登个广告,说出售房屋之类的。
所以,他们只能先在宿舍安置下来, 后面再慢慢打探。
现在的农大在马连洼的旧校址,之所以用旧这个词, 是因为两年前农大还在河北呢。
当年备战备荒,国家是真的全面做好了打仗的思想准备。不仅大量城市人口包括知青在内以下放的名义疏散去了农村,还有大批高校往西北方向内迁。
其中农大就在1970年迁往了陕西, 还曾经改名为延安大学。
因为办学条件太差, 连基本的电力也没办法保证,别说正常上课了, 教职工的生活也保障不了。当地疾病肆虐,加上营养不良, 大批教职工得了克山病, 孩子生了大骨节病。
人适应不了,动物也水土不服。从北京千里迢迢运过去的种禽种畜大批死亡。老教授看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就这么没了, 头发花白的人直接当着学生的面嚎啕大哭。还有人在烧荒时,不幸遭遇火灾罹难。
实在无法忍受的教职工开始携老携幼, 想方设法投奔在北京的亲友。一时间, 整个学校直接陷入瘫痪, 眼看就要散了。
后来在□□的主持下, 农大又搬去河北, 改名为华北农业大学。直到两年前,这片旧校址还驻扎着国防科委的部队,后来好不容易经过协调,总算把学校又要了回来。
当然,这个要的过程也相当艰难,双方光桌子就不知道拍坏了多少张。还是□□发话,部队才捏着鼻子勉为其难同意把校区退给农大。
之所以如此别扭,是因为他们也没地方呆着。北京城到处都缺房子,各家机构都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