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田蓝则找出了大麦。
大麦长得糙,适应性很强,很多地方都能种植。只可惜因为它口感不甚美妙,而且产量不高,所以不是土地贫瘠的地区还真没多少人愿意种。
偏偏赵家沟的肥田不多,还真有大麦。
田蓝称了重量,差不多有10斤大麦。她全都倒进水里浸泡。
胡长荣跟其他知青在家里吃完饭,拿着书本到知青点复习时,瞧见她的动静时,颇为惊讶:“你这是要做大麦酒吗?那咱们的料可不够。”
长平怂恿二柱:“你跟你爹说说呗,每年都会放坏了那么多山芋干白白发霉,最后连猪都不愿意吃。还不如拿出来给咱们酿酒呢。”
二柱却相当警惕,非常富有原则性地坚定摇头:“不行,我爹说,山芋吃不完可以做粉条和粉丝,这个能放很长时间。不能浪费口粮。”
他还安慰了句长平,“这都过了立冬,马上就要小雪上冻了,粉坊都准备开工了,山芋肯定不会放坏的。”
长平快被自己的同窗气死了,他担心的是粉条吗?他愁的是他们酒坊能酿的酒太少,就一个高粱酒怎么够啊?
田蓝无所谓:“高粱壳子,先消耗掉高粱壳子再说。”
胡长荣指着缸里浸泡的大麦,疑惑不已:“那你搞这个干什么?”
田蓝卖了个关子,神秘地眨眨眼睛:“等着吧,后面给你们变戏法。”
天太冷,等到他们知青互助学习小组晚上学习结束,浸泡了三个多小时的大麦才被田蓝捞出来铺在竹匾上,盖上湿布催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