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客人,伊哈洛娃女士、基拉洛夫先生和罗斯拉维兹先生。”
田蓝和陈立恒对看一眼,瞬间两眼放光,简直就是老妈妈见红军现场。
同志,你们可算来了。
咱们的无缝钢管可算是有希望了。
咱们的兵工厂也要更上一层楼了。
说吧,亲爱的达瓦里希。你们需要什么?要钢铁我们就去打铁矿,要煤炭,我们就去打煤窑。
所有的一切,敌人都能给我们送上前。
第104章 三十年代来抗日
如果要给聚龙山根据地写传记, 那么说年军工专家的到来,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
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他们进入了军工厂, 才导致铁血军直接跑偏。
咳咳,当然不是专家不务正业,没有好好指导自己的中国学生。
相反的,他们非常严格,教带帮扶十分到位。
可以说,聚龙山兵工厂后来能够成长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厂, 与这些苏联专家的进驻, 有着无法割断的关系。
但正因为如此,铁血军的画风就渐渐跑偏了。
人家建兵工厂搞生产是为了打仗,他们反其道而行之,打仗就是为了兵工厂发展。
本来1939年他们已经连着打了两场大仗,完全需要休养生息,短期内都不该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