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问道。
“听说有几个也是出众的,像是风雅书院出来的莫凌卿,还有天山书院出来的断阅白,甚至我近日还听闻萧山书院有个新弟子沈清容也不错。”有个人立马接道。?
第二百零四章 外出听书,科举之事
京城书院以国子监闻名,但要上国子监门槛太高,风雅书院、天山书院、萧山书院都是仅次于国子监的学堂。
上面的这些人都是每个书院的杰出代表学生,几乎每年科举都能看到以上书院的学生。
不少人为了给子弟博出个仕途,散尽家财只为夺得京城几大书院的入学名额,寒门难出贵子也是这么来的。
其他地方的教育资源远远比不上京城,而有些人一出生就落在了起跑线的远远之外。
每年科举取士不过三百余人,虽说每年各个城县间也有秋试,每城池可取士百名,但地方取士只能由本地户口的学子报考,通过后也只能担任地方芝麻小官,真正有抱负和才学的人自然不想要拘泥于此。
想要当大官,就要考科举——
每年几万十几万的学子竞争激烈,能上皇榜者可谓光宗耀祖,而且是眼下国泰民安,皇上重用新官,有点钱的人都知道给孩子上个好学堂。
说书先生笑了笑,“莫凌卿是风雅书院最出名的学子,屡次学堂年试均为第一,听闻墨老还曾指导了他一年的学习,的确是有可能角逐前三甲之名,至于断阅白和沈清容,断阅白虽出自天山书院,可却是赵丞相一母同胞的妹妹之子,赵丞相历年来皆是考官,在文章方面颇有造诣,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能说出个一二来,断阅白在科举考试上有明显的优势。”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