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什么阴谋诡计把他弄走的,害他考不成试,当着众多考生的面一阵喧闹,让考官都看了笑话,还大闹考场,后来一番考卷,贾宝玉根本一字未动,交了白卷,巡考的也作证,他根本就没有进场,早就不见了。他们家人又急哄哄地报官寻人。如今许多人家都在说这事呢,偏心也未免偏得太过,我看那位贾家小公子那天颇是惹人同情,若是成绩不差的话,殿试说不定还能因祸得福。可惜他便是考取了功名,看那天的情形,也不会回报除他母亲外的家人了。”刘遇用手支着下巴,看着黛玉愣神的表情,笑道,“你在想什么?”
黛玉勉强地笑了笑,又问道:“他已经成年成家了,要是是自己走失的,官府会管么?”
“自然是不管的。”刘遇道,“当年他丢玉那次,悬赏万两找玉,就弄得满城风雨,如今人又丢了,还是当着他们家人的面丢的,他们家成天丢东西,还要官府专门替他们找个搜寻队不成?”
黛玉小心翼翼地叹了口气。
她进宫后,越发地懂那些宫里的忌讳。玉在有心人心里、嘴里,意义可是不同寻常。宝玉衔玉而生,家里头人视若珍宝,传得沸沸扬扬,但在皇家眼里,就是一种挑衅了,甚至在元春封妃之际,还有人去太后那里告状:“她自己生在大年初一,她弟弟又是衔玉而生,说是什么文曲星下凡的通灵宝玉,说的玄乎,这不知道的,还当他拿着什么玉呢。”
什么玉?传国玉玺。
上皇偏袒自己的旧部,惦记着贾代善当年的劳苦功高,并没有听信这些人说的话去命令皇上不许加封元春。但这也说明了,宫里大部分的人是看不惯贾家把这玉的事如此招摇地说出来的,更是一杆随时能刺向贾家,说他家图谋不轨、心有异向的枪。宝玉的玉丢了的时候,荣国府还未抄家,贾母等以万两白银悬赏此玉,连她在闺中都听见了,当时只恨贾母等把一块玉看的比迎春的命重,替迎春不值,如今想来,确实招摇过度了。她也是嫁进来,才知道刘遇也有颗从小戴着的珠子,罗嬷嬷和宫女们都看得极紧,待她嫁进来后,便把那颗珠子交由她保管。再联想到他出天花的那年的真龙现世的异象,不难猜出,这位太子爷也是有些来历的。但说真的,这么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