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贵胄,从小就被皇上当继承人栽培的,从十二岁入朝以来,也算轰轰烈烈干了几场大事,就算他不是皇子,靠这些功劳也够位极人臣了,只是当年那些差事,若无朝堂上众多大臣的协助,也确实不好办,并不能算是他一个人的功劳。那些臣子们怎么看待他,怎么看待自己的功劳,如今也有了新的说法。况她进宫后才知道,皇上的龙体并不如看上去那般康健,竟是和她一样,一年三百六十日离不得药的,要是哪天发作了,刘遇还得挑起大梁来。现在皇上还在,便有人不服他,待到了那日,事情只会更棘手。
所以其实已经不是东宫要不要添新人的问题了,刘遇如今在把这事儿当一场仗打,他要给那些倚老卖老的臣子们好好算一下账的。
故而黛玉眼珠子一转,只递上茶水,笑道:“既然殿下这么说,那我也心里有数了。”
刘遇轻笑了一声:“皇后那儿今日又是闲话了一天,最后什么都没敲定吧?”
黛玉默默点了点头。
“你且看着吧,以后不管去多少次,都是这样。”皇后不爱管事,但并不愿意放权,其他人又迫不及待地想管事,也亏得是父皇的后宫人不多,不然,早晚会出大乱子。
第216章
皇后那儿的“议事”, 确实就是浪费时间。每个人都怀着各自的心思,虚与委蛇,又想谋点好处,又不想别人看出来。皇后么,因为跟她的利益并不相关, 也懒得在这些事上做决定、得罪人。甚至一开始, 皇上、太后也没有给她在后宫足够的说话的分量。几次下来,连黛玉都想问,大家凑在坤宁宫干什么呢?反正说个一上午的话,也和什么都没说一样,最后留牌子撂牌子都得皇上决议,给皇子们选妃也得皇上做主——那她们坐在这儿,只是为了把秀女名单翻翻熟、背下来吗?
可惜她人小言微,并不好去劝, 只是自己在东宫时吸取教训,倘若底下人为着自己的小心思在她面前故意客套谦虚, 她也不戳破,只是自己敲定主意后,不再更改罢了。久而久之, 下面的人也摸清了她的态度,有什么说什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