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腥,如今倒是安分了些,知道自己能依靠的也只有礼亲王和娘家了,故而这次一心操持刘述的婚事,周家的秀女她非但不妒,反而多次关照,一定要选才情出众的进来,若是笨手笨脚的,不若直接她求情撂牌子自行婚配,或是指婚去,也省得进了宫来吃亏,还连累她,但若真有才貌双全、性子伶俐的,能助她一臂之力的,倒也不用担心她会吃醋,还是送进宫来为好,一来为皇上开枝散叶,二来周家儿孙们入仕的虽多,出挑的也没有几个,再不想些办法,周昌敬告老还乡后,周家的地位也要不保。娘家自是感激她的体量、大度,十分尽心。
唯一叫她不悦的也就是蔡客行匆匆忙忙地赶在大选前把孙女儿许配了人,她心里不免觉得这是不想把蔡氏嫁给礼亲王,不悦道:“那会儿想嫁给太子的时候多积极啊,合着除了太子,别的皇子就不是皇上的骨肉,他那想着攀龙附凤的孙女儿就看不上了?怕不是担心一个都选不上,直接被撂牌子呢,也未免太小家子气了。”只是心里也知道,像蔡客行这样地位的重臣,皇上肯定会给他面子,绝没有撂牌子一说,不过是自己心里想想出气罢了。因此更加不满,只恨不得礼亲王能挑个家世、模样都胜于蔡氏
、太子妃的王妃来,好好打一打旁人的脸。
其实按她的心思,从周家挑一个儿媳,亲上加亲,是再好不过的。太子不也是这个心态,才挑了太子妃?可惜周家家大业大,不比林家人口简单,刘述每次过去,周家老小们按礼相迎,彼此都拘束着,他虽仰仗着外祖家,但要说和他们多亲近,还真没有,甚至还有些隐隐责备周昌敬、周康定待他严厉,不够敬重的意思。周家也没有哪个表姐表妹让他一眼荡魂,甚至在周贵妃提出这个建议时,刘述还表现出了些许不耐,说皇上自有看法。
皇上当然有看法,只是他的看法竟是先说给皇后的。皇后对太子尚不算尽心,何况对刘述?周贵妃也是没办法,才一大早地就过来,对着秀女名册仔细琢磨。
蔡嫔就没那么多讲究了,只是同皇后商议,给刘巡指一名温柔小意的淑女先服侍着:“他比礼亲王到底年纪小了些,倒也不急着现在就娶妻,先给他几个服侍的人,照顾他生活也就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