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初登基的几年没少冷落。兄弟俩真能和睦?谁都不信。也就是忠顺王虽然顽劣任性,倒也确实没干过什么出格的事儿,才活到现在,甚至还有不错的差事办。但是换句话说,谁都知道忠顺王和荣国府的宝贝疙瘩不和,皇上还特意派了他来调查荣、宁二府的事儿,是不是说明了……
西宁王联想到王子腾、贾贵妃的相继去世,一时也心凉到了底。
也许就不该管这事儿,他暗暗地想道:“荣国府与我有什么关系?他们家的女儿是替南安王府嫁的,平时也是和北静来往得多。要不是甄家的事儿他家也参与了,我又何必趟这趟浑水。”只是江南鱼米之乡,他们几家如今入得少,出得多,确实都是靠在金陵的生意贴补,如今进退两难,实在难办。
第168章 第168章
其实荣国府刚出事的时候, 南安太妃便劝过,当断不断, 后患无穷,不如放利一事全推王熙凤身上, 再让贾琏休了她, 贾家或可脱身。只是贾母毕竟狠不下心, 还惦记着凤姐这么些年来操持家事的情分在, 又见巧姐儿哭得伤心,没忍心说,只是后来, 忠顺王查到的证据越来越多,甚至拉着来旺来指认凤姐, 若非她又羞又愤地昏死了过去, 只怕当时就要把她下了大狱——倒也差不离了,如今官差命人把她单独关起来, 别说看病, 吃穿都应付着,只等判决下来了。若说放利的事儿王夫人之前还能猜出点苗头来, 这凤姐在外包揽官司、怂恿张华状告贾琏的事儿却是连她都不曾想到的,她又气又急,生怕连累了自己, 当下那点姑侄情面也顾不上了,竟是主动向贾母提起,此事耽搁不得了。
贾母经此大祸, 身体也大不如前,好在朝中有人帮着求情,皇上也体恤她年老体弱,允她在自己屋中好生修养。虽是如此,其他屋子都被查封了,偌大一个贾府,如今只剩李纨的稻香村和贾母院子里能住人,何等的拥挤难堪。屋里那些小辈们吵的闹的哭的吼的,全没了昔日的体面,贾母又怎能安下心来养病?幸亏大夫每日上门,还能帮忙传个话,带个消息,否则真是一点指望也没有了。
黛玉替迎春打官司的事儿外头闹得沸沸扬扬的,几王也没瞒着荣国府,西宁王更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