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有损国威,不怪皇帝大发雷霆。都这样了,这几家还不肯消停,尽想些旁门左道,难道真以为皇帝很喜欢西宁王和昌平公主么?
果然,听完他的话后,皇帝笑了笑,挥手让他下去了。
林徹虽这么说了,但他在皇帝面前应答这么多年,还不明白皇帝的性子?多半还是会准奏的。只不过贾家若是以为有了个做蛮国王妃的女儿,就能逃脱过去,可就太天真了。上回忠顺王清查了一遍都察院,革了许多御史的职,皇帝又添补了些。如今御史们并不敢懈怠,都想着法子表现呢,贾家又惹眼,如今奏他家的折子可不少,都人证、物证俱在的,哪儿那么容易放过呢?
尤其是忠顺王,上回他要办贾琏,却因王子腾擢升一事耽搁了。如今王子腾、贾贵妃相继“病故”,他还能不解其意?再有之前宝玉流荡琪官一事,一并算了——他对琪官的宠幸是假,但宝玉明知是他的人,还敢留恋厮混,却是真的。况那两人不过认识一月有余,便闹得一城内,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说他们相与甚厚,忠顺王就算只是借琪官充个耽于享乐、不理政事的样子,也受不得这样折面子的事。贾家的人又委实不知道轻重,不过被他抓住了一个小厮,便审出了不少抄家灭族的大罪,一并奏上来了。
这些林徹自然是不敢跟黛玉说的,只得道:“南安王府并荣国府都已经奏请陛下了。”
黛玉瘫坐在椅子上,一时不能接受似的摇摇头:“这事总不能是越过老太太去办的?”她想起之前大家在藕舫园的画舫上喝酒摇签,探春抽出一支杏花签,签上说“必得贵
婿”,当时姐妹们都开玩笑,说兴许家里要出第二位王妃。如今再回想起来,却是十足的讽刺。探春自己要强又理智,文采精华,在贾家的几个姑娘里是头一个,便是黛玉自己,也觉得外祖母家的几个姐妹里,数探春工诗善书、最有情趣,相处起来也最自在。也因于此,她此刻便觉得格外忧伤:“我知道三妹妹的为人,是不是荣国府里出了事,她想着要给家里分担些,自己请去的?”
林徹倒是没想到她竟能猜到这一出,大吃一惊,嘴上仍道:“蛮国偏远荒芜,民风强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