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今年因为老圣人出了事,元宵节也没人敢太热闹。元妃命人送了花灯回娘家,让弟弟妹妹、侄儿们猜灯谜,复又赏赐了些小玩意儿下来,命太监同贾母与王夫人道:“陛下仁慈,怜惜我等分别太久,允宫妃娘家人过了正月进宫探望,一叙相思之苦。二位夫人若想进宫给贵妃娘娘请安,现下便可递折子了。”
每次进宫,都要天还漆黑着就起来装扮,宫里宫外上上下下地打点好些银两,先在皇后宫外等上大半天,皇后和每个命妇不咸不淡地说上几句话,才能见着自家的娘娘,也不过说几句话,就到了规定的时辰,得出宫了。折腾一整天,其实大半时间是在候着,王夫人也是年过五十的人了,贾母更是高龄,大冬天的来来回回地在宫门外头等着也不是回事儿。元春一向体恤祖母、母亲,轻易不主动叫她们进宫的。故而府里猜到她必是有什么话要说,一时间都有些忐忑不安。
王夫人悄悄与贾母说道:“每次进宫,同娘娘说话说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她宫里的两个女官,莫说比抱琴体面了,看起来比娘娘还要刷威风。娘娘要是真有什么要交代的,怕是也难说出口。”
她说的这些贾母有什么不懂的?只是眼见着来家里的太监态度越来越敷衍,猜到元春在宫里恐怕不如先头受宠。她们做祖母、母亲的,在宫外什么忙也帮不上,只能干着急。况
且亲眼见着元春,就算不能真的把话说出口,看看她的模样、状态,也才安心。贾母心里知道,原先东府上的重孙媳妇秦可卿的葬礼办得太过了,四王设路祭,八公来吊唁,端的是赫赫扬扬,轰动京师。贾政先头是责备贾珍把排场铺得太大,后来知道了元春封妃,才放下心来,只当大家都是看在贵妃的面上来拉拢贾家。贾母却心里犯嘀咕,这元春封妃的事儿,他们自家人半点风声也不曾听闻,怎么四王不提,其他几个国公府倒提前知道了?现在想想,倒有些像他们这些上皇旧部不甘心今上即位后对他们不够重用,用贾府一个重孙媳妇的丧事来施压了,丧礼上来得人家越多,越不容小觑。如果真是这样,兴许元春封妃,真是皇帝对上皇妥协的缘故?如今上皇一病不起,元春也没了靠山?
若是寻常,贾母必不敢再深想下去,徒增烦恼,可自木兰事变后,多少上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