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还是免了罢。你说呢?”
“那是他家的省亲别墅,贵主未至,他们自家人也罢了,我哪里能随便就闯呢。”黛玉冷笑道,“况他家府上也养了许多清客,便就是要他家的娘娘看着稚子戏言欣慰发笑、享天伦乐趣,也轮不着我呢。”她本来便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人家修了一半的园子,特特地要她去逛,她也觉着不像,什么叫“恐娘娘省亲后便没了机会”,她是这般见识少的人,贪着去个还未修完的园子里玩么?
宋氏笑道:“是这个理,咱们便去请个安就回罢。既这么着,现下得了闲,咱们也该出门去转转。虽说我们家里没有他们家富贵奢丽,外头的庄子也有几个是有些野趣的。如今也有了些暑气,我听管事的说藕舫园的花儿开得不错。趁着天还没热得不能动弹,咱们也找一日,去那儿玩两天。”
藕舫园便如其名,养着接天莲叶,虽庄子不大,名气却不小——宋子宜年轻时曾邀好友八人一道在此赏荷观月,九位俱是当世文杰,诗酒酣乐,月明景宓,莲子清香与夏夜清风说不出的宜人,又有采莲女的轻舟停在他们画舫不远,不觉文兴大发,有《藕舫月夜》十七首存世,文采斐然,说不出的风流隽逸,一时洛阳纸贵。藕舫园便由此得名,与当世大儒沈劼失意当垆卖酒时的酒舍沈庐、当朝太傅孙能桦昔日广开大门,授课育人的天雅农庄并称为文赋三院。后来宋氏出嫁,这藕舫园便被宋子宜作为嫁妆送给了心爱的女儿。只宋氏也不是小气的人,若有文人墨客欲进园观赏,她亦让管事接待安排,因此虽多年过去,这园子名声仍未见衰颓。
听得要去藕舫园,黛玉也不觉心生向往,不禁笑道:“婶娘可说好了。”宋氏爱她难得露出的小女儿娇态,便将她搂了入怀,道:“自然是说好了的。我年幼时也爱去那里,那时不知天高地厚,每每到了那里,也想着要作两句诗才好,不过是矫揉堆砌,偏我自己还不觉着,题了扇面上,自己耍着玩,只有一日叫父亲看见了,被他一通笑话。当时年纪太小,连差距多大都不晓得呢。如今自己也长进了不少,却没有小时候的胆子了。”黛玉道:“有那十七首珠玉在前,免不得要‘此前有景说不得’的。”
宋氏喜道:“有什么说不得的,咱们娘儿俩便去说说,自己玩乐便罢,何必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