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有一种可以亩产千斤的稻种。”楚二条道:“大昭讲科学。科学,你可以理解为?对万物的观察和研究。他们?发明出了很?多东西?,对农业研究也很?深。因着产粮高,所以米在?大昭不值钱。除了大米外,他们?还有亩产几千斤的土豆、红薯。总之,大昭是没有人饿肚子的,所有百姓都能吃饱,他们?甚至能向咱们?卖粮食。”
“那真是如天国一般的地方啊。”店家眼露羡慕,“他们?的商业也一定很?繁华吧?”
“的确繁华。”
楚二条道:“大昭朝廷喜欢修路、兴水利、造各种东西?,故而劳力极度缺乏。只要你不懒,便能过上?不错的日子。到我回?来前,不少百姓已能时不时下馆子了。而且再穷的人,一年也能置办上?两套新衣服和鞋子。百姓手里有钱,自然?商业就繁华了。”
“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富有呢?”店家感叹,“咱们?日出国就是太贫瘠了,不然?……”
“不,与这?个没关系!”
楚二条道:“我们?的地方是不多,甚至可以称得上?贫瘠,但我们?四面靠海,如果我们?能有大昭那样的海船,那样的渔网,我们?也不会贫穷。”
楚二条本?想说?制度不对,不过他还是忍住了。有些话?还不宜多说?,尤其与对方不熟。所以他现在?只要多宣传大昭的先进?,让日出国百姓心生向往就行了。
“渔网?”
“是的,大昭人捕鱼效率比我们?高许多。他们?出去都是满载而归,而且还规定了网眼的大小。不能过度捕捞,不能抓小的鱼。大昭各港口都有检查的人,如果鱼没达到标准就捞上?来,是要罚款的。”
“我的天!”店家震惊了,“这?么严格?”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