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姐姐眼下听我说了,只记在心里,别说是我说的——其实说了也不打紧,这事儿弄出来也就是这一两日了。”听蔡淑英这口吻,应该是一件很值得八卦,但不那么需要‘保密’的事。
蔡淑英接着说:“这事儿原和姐姐也扯不上,是司簿司的事儿...说是前些日子查账,姐姐也知道,司簿司的账篇子,年下忙碌,腊月里备着过节,是不查的。而等到正月里,各处都做耍,跟着贵人们欢庆,也是不动的。”
“查账之事非要等到春三月,春日将尽之时...眼下查账快完了,可不是就有许多事出来么。”
怎么说呢,从杨宜君的角度来说,宫中的账目绝对是都有问题的,只不过是多少而已。这不是大家都太坏了、太贪了,而是此时的账本都太容易动手脚了,很轻松就可以无风险地搞钱,那对于管着账、管着钱财东西的人来说,唯一阻碍他们的就是内心的德行操守了。
问题是,有的人德行操守没得说,但不能保证同僚们人人都品德优良啊。
所以杨宜君认定了宫里无账不坏,坏多坏少而已。
“年年查账,年年都要出些事,不过今年尤为严重...听说是大娘娘叫了身边信任的女官去查,结果查出了好多事。”
这是新帝登基后,后宫第一次查账,赵娥是真的很重视的,想要好好整理整理儿子的家底——说是天子富有四海,天下所有都是天子的,但实际上还是有不同的。真正将私库、内帑这些存在,和国库混为一谈的天子,基本上都是公认的昏君。
像样的君主,必然会将内帑和国库分的清清楚楚,每年进内帑的钱,和进国库的钱得按照规矩来。没有说皇帝想要多搞点私房钱,就把本该进国库的钱弄到自己的私库中。另外,花钱也是一样,皇帝自己享乐,肯定是内帑出钱,而国家的事,则是国库出钱。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