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
杨宜君仔细听着这些奏疏,这都是能开阔眼界,对先进燕国朝堂有更多了解,能学到东西的——杨宜君坐在朱掌言的椅子后,朱掌言特别让宫女拿了个月牙凳给她的。至于其他辅助女官的宫女,则是只能站在辅助的女官身后。
宫廷就是这样的地方,无处不在显示着上下有别,要用一套严密的阶级制度,叫所有人都规规矩矩做事,不要想着‘逾越’...然而现实就是,宫廷是最讲究规矩,也最不讲究规矩的地方。
偌大宫廷要运转流畅,要上下得宜,就得讲规矩,就得将一个个出头的桩子打下去。而与此同时,宫中又多的是一夕之间、鸡犬升天的例子。真要说起来,宫中上万人,其中绝大多数出身都很低的,但他们又是如此接近皇权,所以抓住机会,就能走过外面世界十年、二十年都走不完的路。
宫廷的残酷之外,这多少是一些人的动力。
这一天事情不算多,大约二更天不久,钱尚宫就结束了对奏疏的检查(二更天大概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平常如果很忙的话,是能忙到三更结束的,那就是后世的晚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了。
结束了对奏疏的检查,女官们就散了。不过杨宜君和几个宫女的活儿还没有结束,杨宜君现在不是还要跑腿么,除了要将奏疏从东侧门旁小门接来,还要将重新封好,贴上值班房的封条奏疏匣子送到文书房去。
文书房也在太初宫,但也有一段路的距离,杨宜君就和小宫女们一人捧一个匣子,递送给文书房——就像值班房是司言司的地盘一样,文书房是司记司的地盘,司记司的女官们会在掌印尚宫的主持下检查司言司已经批示的文书。
检查核对之后,再用大印,如此才称完备。
做完这活儿,一般就是五更天了(凌晨三点到五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