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瞧出来历。”
宫里的布料都是进上的,和民间的当然不同,这在此时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宫女能使用的布料,要么是主子赏赐的,要么是给主子做活儿,省出的一些尺头——这些本质上也是赏的,只不过这种‘赏赐’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了,不然的话,主子的一根线都是不能随便‘占为己有’的。
这些布料,都是进上的,然后才能流转到主子们手中。
在这之外,宫女能用的布料,那就是托人从宫外带的了...杨宜君只能分辨出布料是外头的,还是进上的,其余的就分辨不出了。
钱尚宫似乎是觉得这件事很有趣的样子,便吩咐了人去找两名尚功局的宫女,其中一名是在‘掌制’手下做活儿,另一名是在‘掌彩’手下做活儿。在尚功局里,掌制是负责衣服裁制的,掌彩是负责彩物、缯帛之类的。
也就是说,她们应该精通丝帛之事。
两名宫女领命而来,仔细分辨了这两个春宫荷包的材质,以及缝纫、刺绣时用的针线。低低交流了几句,才由那名掌彩手下的宫女回道:“禀尚宫,禀司正,这荷包用了几样料子。”
“料子全都是进上的,一种是齐州的绿绸,一种是蜀国官贩的花平罗,一种是嘉县进上雪绫。至于说线,倒是只能看出结子用的是青州好丝,刺绣所用之线,看不大出来。”
这些料子里,最好追踪来历的当然是花平罗,因为此时花平罗只有蜀中锦官城,也就是成都能产。其他的地方也有想要仿制这种精美纺织品的,但现在仿制的成果都很粗糙,离真正的花平罗差的太远。
在燕国尚未征服蜀国,这还是两个国家的当下,在燕国想要得到花平罗,实在太难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