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再想想长子一家就在洛阳,女婿也出仕燕国了...去洛阳就能真正一家团圆——周氏很难不动心。
去洛阳好处多多,而不去洛阳无非是两点,一个是对乡土有感情,不愿意轻易离开,另一个就是跟钱有关了。
但前者和周氏关系其实不大,她又不是播州人,事实上她是成都女儿家,是嫁给了杨段才在播州生活的。女儿家出嫁从夫,若杨段要去洛阳,那她随着去,也没什么的。
而后者呢,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大问题,不过就是会过得拮据一些罢了。周氏并非是钱串子,只要不至于生活不下去,真算不得什么。
所以也就是两天后,周氏的口风就变了,说起了嫁出去的长女:“怜怜如今人在燕国,也数年不见了,不知如何了......”
‘怜怜’就是杨宜主,是杨宜君的亲姐姐,她嫁的人家姓苗,也是左近大户。约摸是看出燕国势大,她夫婿就被派出出仕燕国了。如今做的也只是微末小官,但人确实是落脚在燕国了。
听老妻说起长女,杨段其实就知道她的意思了...周氏是默认了,只要他决定去,那她就会全力支持。
“是啊,儿女是债,人家都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哪能呢,总是惦念着。”杨段说着,话锋一转,便道:“不如先叫二哥回家?”
‘二哥’指的是在成都随岳父读书的杨盎,杨段说这个的意思,就是叫二儿子和家里汇做一处,然后一起去洛阳。
周氏点了点头,于是在夫妻二人的默契中,一件影响杨家的大事就这样定下了。
一边是写信叫杨盎回家,对外说法是要给他相看亲事了...以杨盎的年纪,这话也没错,今年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