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
这一日早,杨宜君照常起床,陪着父亲母亲吃早饭,待会儿大家要一起去踏青。踏青是为适龄的青年男女准备的不错,但家里也会有长辈、小孩子一起去,只不过不在一块儿活动罢了。
临出门了,杨段骑一匹白马,周氏带着杨益乘轿子。播州就如黔地一样多山地,坐马车远不如乘轿子舒服,山间中等人家不够钱置办轿子的,也会准备两人挑的滑竿。本来红妃也该乘轿子的,不过她不喜欢,自己骑了自己那匹宝贝红马‘飞霞’和父亲杨段并肩出行,轿子则是空着的。
杨宜君的空轿子后是几辆青壁大车,里面坐着婢女嬷嬷和仆妇,她们还管带着待会儿踏青要用的东西。另外,这列车队之外还有一圈家丁、小厮、马奴,好在队伍行进速度不快,他们步行倒也跟得上。
踏青照例是在城外芙蓉江边河原上,水草丰美之处。快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一顶轿子的窗帘忽然被揭开了,里头一个妆扮得鲜花一样的女孩子朝骑马的杨宜君招手:“十七姐!”
杨宜君今日戴了帷帽,不过根据她的家人认出她来也不奇怪。转头看去,原来是堂妹杨蔷。
播州杨家在杨宜君父亲这一辈是兄弟五人,除了播州候杨界这个发妻嫡子,以及杨段这个继妻嫡子之外,还有三个庶子。杨宜君在族中的序齿并不用排所有的族姐妹,那样的话人数太多排不过来的,要排只排真正的堂姐妹,也就是父辈五个亲兄弟的女儿。
杨蔷是杨宜君二伯的女儿,排行十八,只比杨宜君小两个月,两人关系还不错。
索性离踏青的地方不远了,杨宜君干脆下了马,杨蔷也下了轿,两人手挽手站在了路边说话。而另一边,杨段也下了马,因为他遇到了一个故友,此人名叫孟华,当年同属周门七博士之一。
孟华早年间入中原,得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