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他义父的信,是珏哥儿,应该是有其他事情找承骁。”
陈氏被男人瞧破了心思,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听着不是李家老爷的来信,心下就松了,嗔陆洵一眼,“我看你一开始是成心不说清楚,擎等着瞧我笑话是吧?这能怨我担心?去岁连年都没能在家过,风餐水宿,夜住晓行,还须当心路有歹人,这才回来几天哪,可不就怕他又要走,那几个月你不担心?”
陆洵告饶:“担心担心,当然担心,不过好男儿志在四方嘛,李兄弟那一份家业可不就是这么跑出来的。”
“是,家业是跑出来了,四年前他那命也是差点丢在渝水河里。”
陈氏现在想起那年才十四岁的小儿子一身是血背着个人奔回家里来的样子都心颤,虽则后来知道那些血大都不是他自己的,也叫陈氏胆战心惊连做了几日的恶梦。
不过陆家真正的发迹起来,也是从陆承骁救下袁州丝商李存义开始的。
因着那一份救命之恩,李存义养好伤后就把陆承骁认作了义子,又在与陆洵商议过后,为陆承骁争取到了和家中长子一起去袁州最好的书院读书三年的名额。
而陆承骁在书院里有交好的同窗在安宜县有商铺,陆承骁说服陆洵赁了下来,又通过李存义的引荐找到了几位不错的布商合作,有了稳定且品类繁多的进货渠道,这才从长丰镇一个小布店发展到了如今安宜县的大布铺,连带着镇上这家的规模也跟着扩了一扩。
可以说,陆家这几年的发迹,与陆承骁的际遇和运作是密不可分的。
“那不是意外嘛,再说承骁从前好武,这几年在书院骑射剑术都有先生指导,你别担心太过,咱不能因为觉得外头可能有危险就捆着孩子在身边不是?那不是因噎废食?”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