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香些。”
这周围好像没人家用杜仲做家具的吧,这包三爷想什么呢?难不成想用这杜仲树做车子?都是手艺人,怎么这么想一出是一出的,太难为人了。
“不做家具,就是听说杜仲叶子能制茶,想看看和茶叶有什么不同。”
“若是如此,您往南走,出了城沿着官道走约莫三里路,西面有个小山坡,那边挺多的。”
很好,具体地点搞定了,寻找杜仲树的理由、人证都布下了,计划第二步完成。
包三儿心里高兴,即使人家看他满满都是不理解,他依然感觉成果满满。
作者有话说:
根据清代资料,一架马车50两,而清朝时期,因为蒙古马大量输入,马匹价格很低,拉车的驽马只要15两,这么一算,这车架的价格真的很高啊!
第86章 消息、摊牌
往城南走一圈,在三五个路过人群眼睛刷一把存在感,然后提留上一筐的杜仲树叶,杂枝回到家里,包三儿先期布局算是凑了个整。有了这么一出,他再研究出杜仲胶那叫事儿?
知道杜仲怎么被《神农本草经》收录的不?就是因为它枝叶也罢,树皮也罢,稍稍折断便能看到黏连的汁液,那好奇的名叫杜仲的大夫这才取了去,实验出了药性。大夫能因为那黏连的汁液看出杜仲的药性,那作为一个手艺人,因为这黏连的汁液想到胶有什么稀奇的?
包三儿觉得那是妥妥有出处,有理由,有基础啊!
为自己的机智点了一个赞的包三儿坐在工作室里那真是浑身的通泰,扒拉杜仲叶子的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