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承恩公鹌鹑似的出来,面上满是恐慌。又过了一天,海青的侍卫职被捋,承恩公夫人递牌子求见皇后,步了和丈夫一样的路,若不是宫人搀着,她能平地摔了跤。
此情此景,大公主如何能够再嫁给海青,实现亲上加亲?
京城颇为震动,要知道海青都是内定的驸马了,乌拉那拉家难不成是飘了,连这样一场富贵都把握不住??
一直待在畅春园的太后难得过问,四爷只说会给布尔和玳找更好的,皇后也是默认的态度。
琢磨着帝后没有失和,太后也就放下了心,只是在外人看来,四爷惩治皇后娘家,便是对皇后不满的讯号——
给年家递拜帖的人陡然多了一倍,除此之外,齐妃的娘家也没有落下,李氏的亲爹李文璧头一次在京城有了姓名。
这也要赖三阿哥弘时,谁叫齐妃是三阿哥的生母?
在皇后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国赖长君不是说说而已,如今四阿哥五阿哥才几岁!三阿哥作为皇上膝下唯一进了学的健康皇子,李文璧指不定日后有天大的福气享。
自四爷登基后,一股蠢蠢欲动、意欲劝说立储的风潮,在大公主婚事告一段落的前提下,迅速乘风而上。
从龙之功,自古以来就是至高的功劳,又有谁会不心动?除却私心,公心亦是不缺,国本早立,皇位后继有人,做臣子的才会心安。
就连马齐都找上了张廷玉:“衡臣,明日早朝……”
张廷玉摇头:“四、五阿哥还小呢。万岁正值盛年,贵妃也还年轻!”
马齐若有所思,随即一笑:“你呀你。”
与此同时,养心殿。
四爷沉默地望着弘时的师傅,一位当世大儒,半晌揉了揉眉心。
他忙于朝事,不像从前那般可以日日抽查功课,谁曾想弘时给了他一个惊喜。
“三阿哥许是有厌学倾向……”大儒积了一箩筐的状要告,他吹胡子瞪眼,十分痛心疾首。
当年太上皇在位,阿哥们拼了命的学习,生怕落下丁点进度,各个能文能武。皇上更不用说,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功课,大字,都是出类拔萃,没少被书房的师傅夸奖!
怎么到了他儿子这里,就反了过来?
三阿哥非但悟性不强,还与勤奋二字完全不沾边,功课的质量,是每况愈下啊。
大儒颤巍巍的,告完状,叹了一口气。这些天,他已经对自己的教学能力生出深深的怀疑,难不成是自己的水平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