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轻不满也没辙,只得走了。
其他面试人员见没戏,也只得跟着走了,头一批面试者走了后,很快又吸引来很多面试者。
连着好几天,杜向东都到店铺边盯着装修边招人,不过也仅招了些基础岗位,但会计、采购却是一个没找着。
现在81年,虽说改革开放政策下来也好几年,但什么事都有一个过程,据说南方那边发展的还不错,但北方这边就相对缓慢了,因此这时相对私企来说,大家还是觉得国企更加稳定,极少有人辞职离开国企到私企上班的,哪怕有的厂子效益并不好,工资也没私企高。
杜向东本来想到a市报纸上打广告,可跟叶箫提过之后他又转变了想法,叶箫说:“大报纸广告费贵,小报纸没什么人看,不划算,我看还不如到学校去招。”
杜向东一想也是,就到财会学校招了两个刚毕业的新生,这年头毕业会有分配工作,许多人听说他是私企都不乐意来,他只得提高待遇,直接开出月薪100块的高薪,干好还会有奖金,年底会有红包等等。
虽说手段直接了点,但好歹招来了两个人,两人在财会学校成绩都还不错,杜向东面试后让他们一个做会计负责查账,一个做采购,跟着叶箫。
叶箫看终于招上来了,自然没啥意见,带着新来的采购一块先跑货源。
杜向东接着又在五金厂订购一批货架,在塑料厂订购了一批可拉式的塑料篮,他还想订个摄像头,可找食品厂邱副厂长打听后才知道这时还没有这些东西,他无奈只得多招了几个防损员。
这么一通忙活下来,钱几乎花出去一半了,叶箫这些天联系货源也是每天都在往外交押金,只短短一个月只出不进,两人都有点受不了,都想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