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事,要到西北的沙漠去。途中听说了姑娘有难,特来相救。现如今事情已然解决,在下即刻便要启程了。若姑娘挂心,三月后,雨澜轩,再同姑娘手谈一局。”
竟是连再见一面的时间都没有,便要走了吗?
是他并不那么想同她再见,还是……他真的就那般忙碌呢?
淑兰下意识地否认了前一种可能。随后便默默感叹,他这般运筹帷幄,成竹在胸,便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奔波中,练就的吧?
到何时,自己才能够成为他这样的人呢?
淑兰心中暗暗期许着。
可理智又告诉她,她永远也不可能像他一样。
他的见识广博,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母走南闯北。他的冷静理智,也无疑是在日复一日的商场沉浮、针锋相对中锻炼出来的。
而她呢?虽然同样出生商户,可因着有盛家二房这么一门做官的亲戚,她母亲便一心想将她培养成大家闺秀,将来嫁个寒门学子,寄望于对方中举、做官,好叫盛家长房不必再事事仰仗二房的鼻息。所以,她从八九岁上,就很少出门。随着王若弗来京的这段日子,是她这几年来少有的快活时光。他见过的风景,她是怎么也不可能得见的。
至于他的冷静理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成的。商场如战场,棋局厮杀,尚且要数年的光景,才能成为一名好棋手,更别说杀人不见血的生意场了。可她,又还能自由几年呢?父母让她跟着深深来到汴京,本就是为了替她寻一门好亲事的。她已经十五了,十七岁就已经算得上是老姑娘了,最晚明年,她就要定下亲事。到那时,她就不可像现在这样,“抛头露面”去谈生意了。
总归,他与她……不是一路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