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陛下可趁此机会废除吏员晋升的成规,不拘一格,唯才是举。这样可得三点好处:填补官职空缺,解决用人危机,此其一;打破官员吏人之间的壁垒,改善官场的僵化风气,提高办事效能,此其二;第三点最要紧,科举制是士绅阶层的基础,朝廷只通过科举取士,他们便能一直掌权。为吏员们打开仕途,让这批人进入官场,形成新势力牵制士绅,将来您想取消士绅的特权,推行新国策便轻松多了。”
朱昀曦赞许这个对文官集团釜底抽薪的妙计,却另有顾虑。
“我不断出重锤打击那些人,他们伤不了我,定会口诛笔伐诽谤,真把我歪曲成昏君暴君可怎么办?”
他从小就知道读书人骂人厉害,这次南巡更被黑了个底朝天,舆论这把无形的利剑比真刀真枪还难抵御。
柳竹秋喂他喝下最后一勺汤药,放下碗勺,娓娓道出新建议。
“臣女正想奏请您准许开设报馆,出版一份面向百姓的白话民报。”
“民报?是类似邸报的东西?”
“是,平民里会识字的不到一成,笔杆子握在读书人手里,遇到奸人想怎么造谣编排都行,而百姓获知朝廷动向的途径都来自他们,这就是谣言屡禁不绝且防不胜防的症结所在。臣女想通过办报同他们争夺舆论主导权,用老百姓能理解的文字书写朝廷的大事要情,尤其要向他们介绍您的善政,披露获罪官员的劣迹,以免奸党混淆视听,煽惑人心。”
朱昀曦大喜,认为这是个天才的构想,忙提疑问:“买报纸需要钱吧,就算一份只卖一两文很多百姓也负担不起啊。”
“这好办,在各地城镇乡村修建报亭,定期张贴报纸免费供人观看,再让里长负责定期为百姓读报。”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