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风吹就破,柳竹秋不得不挣下床去搀扶,结果随他一起跌坐在地。
朱昀曦下意识护住她的腰腹,慌乱中想起早上惠音的教诲。
母亲果是得道高僧,料事如神。他和柳竹秋的缘分未尽,然而这阴差阳错改造成的缘相教人如何坦然接受?
柳竹秋确定皇帝已知道陈尚志不是傻子了,喘息稍平后温言劝说:“陛下,裕之以前都在装傻,其实他善良聪明,对我也很好。这一切想必是命中注定,我们就顺从天意吧。”
朱昀曦叫“天意”二字打败了,听惠音讲述往昔他已够悔不当初,此刻再经受自作自受的重击,真痛彻心扉,抱住被他亲手越推越远的爱人,忘却颜面,嚎啕大哭。
柳竹秋只能用“冤孽”来解释彼此的关系,这男人大概是她没还完的债,每攒出一个理由恨他,就会相应地生出宽容。
她任他窝在怀中哭泣,不久恶寒入侵,哆嗦起来。
朱昀曦察觉后赶忙抱她上床,用棉被捂住。
“我叫人去传太医。”
柳竹秋制止:“不能让人知道您来过这儿,臣女只是受了风寒,您让丫鬟进来为臣女做做艾炙便可缓解。”
朱昀曦问明艾条所在的位置,取来放到油灯上点着,要亲自帮她炙。
柳竹秋已有些犯晕,劝阻不了便随他去了。见他先在自家手背上试验温度,未能遗忘的旧忆随之浮现。
已吃过多次亏,她仍愿意相信他本性良善,用仅存的力气请求:“陛下,臣女再次恳求您,请放春梨出宫吧。”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