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都可能有假,何况别人转述的。按规定锦衣卫和各地镇守太监每隔半年须上报各大州府的农作物售价,您知道上个月广州的棉花售价是多少吗?”
朱昀曦哪里记得住这个,忙去书案上翻出相关奏疏,照着数据念道:“广州一斤棉花合白银六分。”
柳竹秋纠正:“那都是几年前的老黄历了,广州地区本来四季温暖,老百姓冬天也不穿棉衣。这两年岭南遭遇罕见的冰雪天气,人们没有冬衣御寒,冻死无数。棉花价格因此飞涨,现在每斤不下白银五钱,穷人买不起,冬天仍穿麻衣睡草席。官员们上书请求朝廷拨款制冬衣救济,您收到他们的奏疏了吗?”
朱昀曦懵然:“我只看到别处的受灾帖子,没见有广州的,那里物阜民丰,百姓竟这么艰难?”
柳竹秋披露隐情:“广州商业发达是很繁荣,可钱都流进了地主商人的口袋。前年冬天广东全省雪灾,萧大人制定救灾方案,命境内的富户商贾筹措资金。财主富翁们当时吃了亏,后来便贿赂当地官员和宦官特务,让他们今后别再上报灾情。去年灾害重演,萧大人亲自去各地查看灾情,想上书奏报。广东巡抚和布政使还有镇守太监们都说他越俎代庖,处处施压设障,真正得以上报的灾情还不到真实情况的一半。其他地方难得萧大人这样的好官,更不知隐瞒了多少灾情。”
朱昀曦惊讶懊恼:“他们竟这般明目张胆地欺君?”
看他这么生气,柳竹秋替他悲哀。
“他们就是仗着山高皇帝远才如此嚣张,不过就算在京城,您了解到的信息也不一定可靠。您吃的鸡鸭鱼肉,时蔬水果都是司苑局采买的。您相信它们的真实售价和向内库申报的价格至少相差十倍吗?光禄寺的仓库经常着火,您又是否知道原因?因为他们和内官监勾结,领了宫里的银子,却强抢商户和百姓的货物,然后再把货物拿去贩卖谋利,尽入私囊。遇上皇帝下令查账便纵火烧仓,用火灾掩盖罪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