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宋妙仙爬在地上失声痛哭,不能接受残酷现实。
柳竹秋拉起她,急告:“姐姐素来刚勇,时间仓促,我只能找你托付后事了。你快带文娘子仇儿还有瑞福和苏韵之去找孙荣,请他帮你们逃离京城,然后去鞑靼找金海桐。金夫人耿直重义,看在我的份上会收留你们。至于裕哥,他是陈家的人,不会受温霄寒牵连,日后太子也会照顾他,就先瞒着他吧。”
宋妙仙不住摇头,泪落纷纷:“我遭难时你不离不弃,如今你有危难,我岂能一走了之?”
柳竹秋忍悲郑告:“文娘子等人追随我多年,姐姐助我保住他们的性命,免我死后抱愧就是最大的义气。而且,我也不一定必死,运气好,兴许还有一线生机。”
宋妙仙忙问生机何来,她说:“来不及解释了,姐姐先答应我,好解我后顾之忧。”
姐妹来相知多年,宋妙仙也是明智尚义之人,危难关头强令自己振作,决定先替义妹完成任务。若柳竹秋真遭逢不测,她再按当初的盟誓追随于泉下。
二人相互搀扶着起身,宋妙仙拭泪请求:“你走之前总得给大家留个话吧。”
柳竹秋也想在临别前寄言亲友,可是那么多人没时间分别细说,少事思索,去案几前提笔默写出一篇短文。
宋妙仙看时,是苏轼的《记游松风亭》2。
文章里写作者在惠州嘉佑寺借宿时,一日散步走得很疲乏了,想去松风亭歇脚,可发现亭子还在很远的地方,愁恼间忽然转念一想:在原地也可以歇息啊。明白这点以后就好比上钩的鱼,一瞬间获得了解脱……
柳竹秋搁笔笑对宋妙仙:“姐姐可还记得,当日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