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惠音不想加剧他们的痛苦,重新合上双眼。
“贫尼已了无牵挂,请二位速回吧。”
多做逗留有害无益,柳竹秋满怀敬意地向她叩首作别,为陈尚志戴好帷帽,牵着他快步离开监狱。
二人上了马车,火速返回伯爵府。
驶出一段距离后陈尚志抑制不住放出悲声,他得知惠音的存在起便将她视作长亲,虽只片刻交流,仍抵不过得而复失的悲戚。
看他痛哭,柳竹秋想到东宫里的太子一定也正忍受着生死诀别的痛楚,下次见面该如何安慰他呢。
作者有话说:
1方逢辰,原名梦魁,字君锡,号蛟峰,学者称蛟峰先生,淳安县城郭高坊(今属浙江)人。南宋学者,政治家。
2蓼莪:出自《诗经小雅》: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此诗前两章以“蓼蓼者莪”起兴,诗人自恨不如抱娘蒿,而是散生的蒿、蔚,由此而联想到父母的劬劳、劳瘁,就把一个孝子不能行“孝”的悲痛之情呈现出来;第三章 用“瓶之罄矣,维罍之耻”开头,讲述自己不得终养父母的原因,将自己不能终养父母的悲恨绝望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第四章诗人悲诉父母养育恩泽难报,连下九个‘‘我”字,体念至深,无限哀痛,有血有泪;后两章承第四章末二句,以南山、飙风起兴,创造了肃杀悲凉的气氛,抒写遭遇不幸的悲怆伤痛。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