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人,阴气很重,孝廉虽是正人,也恐扛不住。若实在赶不回城里,就请在这茅屋过夜,我和媳妇孙女去屋外的草堆上睡。”
柳竹秋忙说:“使不得。”,趁机问:“小生一路走来,遇上的乡民见了我们都避之不及,先时大娘也以为我们是锦衣卫,小生百般不解,敢问是何缘故?”
葛大娘受了她许多恩惠,不能再相瞒,老眼重泛泪花,苦道:“去年我们这儿出了一连串的惨事,乡亲们都怕极了,见着穿绸缎衣服骑骏马,操京城口音的人就以为是锦衣卫派来的,都躲得老远。”
锦衣卫外出公干的多是役长和番役,这些人鲜衣怒马,骄横霸道,所谓“绣毂雕鞍日相索,矫如饥鹘凌风作,虎毛盘项豪猪靴,自言曾入金吾幕。”1,常在民间敲诈虐打,让老百姓吃尽苦头。
看来去年镇压乱民案的就是这伙特务。
柳竹秋隐蔽追问:“大娘,小生来时经过松林里的墓园,那里葬着的都是云来村的村民,对吗?他们好像是同一时间落葬的,死因是什么呢?”
“唉,这事说来话长啊。而且恐怕对孝廉没好处。”
“实不相瞒,小生写作的题材大多是由民间搜集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来。大娘若有冤情,可说与小生,待小生撰写成话本戏曲,四处流播出去。说不定就被哪位青天大老爷闻知了,到时顺藤追查,还能替你伸冤呢。”
葛大娘倏然心动,犹疑地看着她。
柳竹秋跟她打包票:“小生在文坛小有名气,作品都很畅销,不然也没有闲钱资助你们。小生写故事都会隐去当事人的真实名姓,你不用怕受牵连。”
韦氏在一旁偷听,忍不住过来劝葛大娘:“娘,温孝廉救了我们性命,我们理应回报人家。而且公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