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
果然是自己分析得一样,港城的股票经纪行类似于内地的券商,在证券市场大发展的时候,各家券商为了争夺客户,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吸引客户开户,四会合并成联交所这就是一个重大契机,廖继庆是看上了散户的能量,想要圈散户做大耀华。
他说清楚了目的,樊琪顺着他的话题说:“不是每个人都会像我这样幸运,等得到您的关注,大部分的散户,都是站在场外柜台,看着不及时的消息,买入时候的消息和现场的消息不一致,导致买错卖错。”
她低头拿出了笔记本和笔。
“这是什么?”
“跟业内大亨对话,我怕自己会错过金言妙句,想记录一下,回去也能整理总结。”樊琪谦虚地一笑。
“没必要吧?”廖继庆认为她是在拍马屁。
樊琪笑着摊开她的笔记本,递了过去给廖继庆:“廖先生不要笑话我,实在是刚刚接触,所以想要学点儿东西。别说您这样的专业人士,就是昨天我在场外柜台,看了那么久,记录之后,我回去还整理了资料,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懂到懂总要个过程。”
廖继庆低头看樊琪的文字,他有些诧异,这个出演过风月片的内地女星的字迹不输于她的脸蛋,字迹中带着飘逸潇洒。
仔细看内容,第一条她在分析场外报价和交易环节因为时间差出现的错位,下面还有一个例,一位老伯下单遇到的,看似能顺利完成,但是在中间环节,樊琪把反复的时间给说了出来,从最开始看到的价格,到实际成交的价格相差了八先(八分钱,先=ent。)。
她把交易规则写在了上面,然后在下面列了几个问:
1.场内价格和场外价格如何能更快更新?
2.电话委托出现价差时,如何避免制造紧张情绪,避免顾客做出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