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村办小企业灵活操作一下,也不是不行,反正也没人查。
张惠问朱文峰村里是怎么决定的,朱文峰说村里想出资买下来,这个资金不仅包括茶坊,还包括东山茶园的承包权。
承包权是个很麻烦的事情,山下的农民有土地,山上的茶农有茶园,公社那边还想另外收一遍钱,也说不过去。
中间一些扯七扯八的事情张惠也不想知道,就问要多少钱?
“公社那边要八万块钱。”
倒是也不多,张惠直接问:“我能出资吗?”
电话那头,朱文峰笑着说:“我给你打这个电话,就是来问你要钱来了,你要不帮忙,我二爷就要卖省城的房子凑钱买下朱家村茶坊了。”
朱家村那边的要求只有一条,茶坊的话事人必须是朱家村的人,其他的都可以商量。
“我们知道你不缺钱,不过这方面我们不会让步。”
张惠也没想要朱家茶坊的经营权,和朱文峰商定后,两人口头定下合同,她出资四万,要百分之四十的股权。
并且为了朱家村茶厂的长远发展,她提议,每年从茶厂获得的收益里面拿出百分之五十的收益修路,剩下百分之五十的收益再四六分。
朱文峰一口答应,这是他没设想过的最好的结果。
朱文峰是下一代的当家人,他应下了,后面就好谈了。
张惠跟何康华借了一个律师,带着律师去朱家村签合同,合同签完后她就回北京了,同时跟她回来的,还有朱文峰。
茶坊的事情交给徐永和朱叶操心,朱文峰主要负责开拓市场。
现在朱家茶厂他们说了算,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