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沁源和沁爽的外观,还要再抄它们的配方,那造假成本可就直线上升了。
大概回头见报会是类似这样的新闻《警方捣毁一制造假币窝点,经查处,该团伙花费壹佰万元人民币制造了捌拾万元的□□》。
典型的杀敌八百,自损一千;还未获利,先贴八百。
这两家小作坊有点小聪明,从沁然的外包装印刷厂下手,是市面上仿得最像的。
但因为沁然在去年第一季度就一跃成为余安市纳税大户,金律师在本市范围内取证之后,代表沁然公司和有关部门反应了市内仿冒商的情况,相关部门支持本地优质企业维权、反应特别迅速,那两家小作坊没形成气候就被端掉了。
从那之后,外面的仿冒企业情况如何暂且不说,余安市内饮料行业是安稳了好一阵子,那些红眼病和想要动歪脑筋的人都暂时歇了歇心思。
【不过,这事儿都过去快一年了。】
路楠略带疑惑:“难道他们还卷土重来?”
“不是,不是那两家。那两家的老板胆子已经被吓破了,转行去做别的了。”余安市一共就那么点大,同个行业有什么风吹草动的,行业内的人很快就知道了。
“那是?”
“现在省内巨江市各个渠道出现一批和我们生产出来的一模一样的货,不拧开瓶盖闻一闻、喝一喝,我也分不出真假。”孟厂长焦急地说到了重点。
“一模一样?”路楠再次确认。
“完全一样,分毫不差。防伪标签、溯源码排列格式都一样,就连印刷色差都相当微弱。我第一时间就去了现在给咱们供货的印刷厂,印刷厂谭总态度十分坦荡,放话任由我们查。不仅如此,他还帮我们从他的油墨、双透标签的供货商那边打听了消息。”孟厂长陈述结论,“……大概率是巨江市有饮料厂子找了咱们原先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