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以后你女儿结婚,你就过来当个客人,吃个饭就走。”
她不愧是和路父一起过了二十年日子的人,前半段完全了解前夫的心思、后半段彻底拿捏住他好面子的软肋。
路父沉默了一回儿,回答:“你放心,我心里有数,一切等见到那个小陈再说。”
有了前夫这句话,黄女士基本放下了60%的心。
他们这对前夫妻,十分难得地在电话里达成一致。
……
说起房子这个话题,真是和土地一样深深刻在华国人基因里的执念。
黄丽女士从前不参与这个话题,因为她和前夫没离婚的时候,他们公司账面的盈利都拿去投资再生产了,极少置办房产;等到离婚之后,她倒是争到了两套房子ps无贷,但那时候她手里的活钱不多,只敢分成几张定期存单吃利息,对于亲戚们分析房价涨势、按揭利息等等话题都插不上话。
往年家族聚餐聊起房子,基本就是路楠那高瞻远瞩的大舅舅和做生意的姐夫最上头。
不过这样的情况,在路楠大学毕业之后就变了。
那年,路楠刚刚大学毕业,因为在股市里赚到一笔钱,不到半年时间在海临市买了三套房子,虽然都是小户型,而且在当时已经是城乡结合部区域了,房龄挺久的,可那毕竟还是省会的三套房!除了省会本地土著之外,在海临市上班的普通工薪阶层,谁能够一口气买这么多房产啊?奋斗一辈子都未必有三套!
从那年起,黄女士就开始参与老黄家买房话题了。
等到路楠那三套老破小赶上拆迁,路楠在京市赶不回来办相关手续,便全权委托给亲妈代办,那之后,黄女士一跃成为整个老黄家的买房、选房经验最丰富的人。
她后来为了落脚方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