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山地区多山林花木,蜜源特别丰富,都不需要山民自己种植蜜源花卉,单靠蜜蜂在野外采集花蜜,一年就能割3~4茬土蜂蜜。
这边的人均山林占有率,几乎是山下村里的数倍。也就是说,只要你家里能拿的出足够的启动资金,山下的村民一家能放一百个蜂桶,老山坳子这边,每家至少能放五百个蜂桶!
如果按照老一辈制作蜂桶的工艺,老山坳子这边确实很少有人家能拿的出这么大一笔钱,一口气做几百个蜂桶。
关键是江小满这个抠门专业户,另辟蹊径,改良了野外蜂桶的制作工艺,用建材市场廉价批发来的实木边角料做蜂桶,直接把蜂桶的成本价砍得只剩下一个零头,这样一来,就算是老山坳子最穷的人家,都能承担得起几百个蜂桶的前期成本。
山岩他们成立养蜂合作社之后,又借助镇上的关系,找合作社和农行拿到了一批两年免息的助农贷款,这下子,就连购买土蜂的启动资金也有了。
现在的老山坳子,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养蜂大村。
别看村里的石头房子破破烂烂的,实际上,等今年的冬蜜采收季过了之后,村里家家户户年收入都能达到二十万元!
之所以还没盖房子,是因为山岩已经跟镇上商量好了,以后会在山下单独圈一块地,让老山坳子的村民集体搬迁到山下。
以前是没有这个条件,村民盖不起房子,镇上想把深山里的老百姓迁出来,也承担不起这么高昂的搬迁成本。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山岩已经和镇上谈妥了,由郎山镇解决搬迁的宅基地问题,愿意下山的村民,自己出钱盖房子,宅基地免费。
这么做,主要也是为了解决孩子们的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