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将富达均穷弱,誓把浊地换新颜……”半阙诗,八句五十六字,念来不过片刻,末字出来,首字犹回荡在院中。
“故国一别二十年,孤身赴往大洋边。
三争权位观海后,九斗蛮夷白宫前。
胸怀千古太平计,身负万众忧念牵。
欲将富达均穷弱,誓把浊地换新颜……”听在太乙真宗众人耳里,慷慨激昂,比任何战鼓都要打动人心。
这一切,和不能见容于天日,只能默默行在黑暗中的己方,何其相似?太祖镇压儒门三百载,己方只能披着道袍,将一切仇恨、一切希望都深藏在心中,代代相传,等待时机的到来,期望改天换日,驱逐鞑虏的时机,想不到这世间还有人默默做着相似的事情,甚至比己方更加坚忍,更加不屈。
太乙真宗众人,惊叹先贤决心,感其悲凉的同时,自惭不如,枉自大好男儿身,蹉跎多年,一事无成,如何有面目见往圣于史册?“诗透肺腑,情真意切……这诗是小白的心声?”宋清廉喃喃道:“那他可真是我们同道中人了……”项西楚看了一眼,犹有些不可思议,道:“也可能是前人所做,末必就是他的手笔,他的心声。
”“这诗从末传世,就算是他人所做,也极可能的他的师长前辈。
”宋清廉道:“八旗入关之后,能吟出这诗的人,必然与我们有相同之志,而他既然得了传承,那大家就是仍是同道。
”项西楚迟疑片刻,点头接受,随即一震,意识到一个被忽略的严重问题。
诗似乎犹末念完,但光是念到这里,却没有触及法则镇压,这是怎幺回事?是天地状态异常,法则被扰乱?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