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那宫婢所言,她拿到的药材是东宫大太监华禄亲手交给她的。事情转而查到华禄头上,华禄自是不可能会认。
他反倒是回想起与那宫婢的过往,直言他曾因这丫头手脚不干净而当着众人的面重惩过她。她怕不是对此事耿耿于怀,才杜撰出这桩事欲陷害他。
刑部自不敢招惹这位太子身边的红人,生怕转而惹怒了太子。毕竟他是太子的贴身内侍,怀疑他,便等于在怀疑太子,可太子怎么可能会害太子妃呢,整个东宫都知道,太子与前太子妃孙氏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孙氏死后,太子更是闭门不出,哀恸不已,对太子妃之情深,天地可鉴。
于是,刑部便循着华禄的话,将那小宫婢抓去,严刑拷打之下终是让她招了供,承认自己确实是对华裕怀恨在心,才编造出这桩子虚乌有之事,试图让他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这桩案子到此便草草结了案,小宫婢以诬陷他人,制造恐慌等罪名被判以斩首,死后无人收尸,身首异处被丢去了乱葬岗供鸟兽啃食。
碧芜听闻此事后,唇间只露出淡淡的嘲讽,这结果,只怕多数人都觉得满意,比如刑部,比如大理寺,比如太子,比如永安帝。
在位十余年,永安帝虽算不上什么千古明君,可能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定也不是什么太过庸碌之辈。
兴许在刑部查到太子妃之死或与太子身边的华裕有关时,永安帝便察觉了几分,于是暗暗授意刑部以对太子有利的方向去了结此案。
于是,那个小宫婢屈打成招,送了性命。
在孙氏一案定案没多久,永安帝以赵如绣患病久治不愈,身子孱弱,恐难再胜任太子妃之位为由,欲重新择太子妃人选。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