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碧芜没办法安慰朱氏,因昨晚确实出了事儿,她只能笑了笑道:“实在是花灯会有趣,沿着青菱河来回走了两趟,便走不动了,又觉得马车颠簸,就直接在附近寻了个客栈歇下。也是毓宁考虑得不周,让张叔张婶担心了。”
“姑娘没事儿便好,没事儿便好。”朱氏长叹一口气,还是那句话,“姑娘若有什么意外,老奴们如何与老夫人交代。”
提到萧老夫人,碧芜才想起她寄出去的那封家书,算算日子,应当快到京城了。
她刻意在信中提到守陵两年,就是想给此事留了个余地,到时若萧老夫人不同意,她便退一步,改作一年,想来她那祖母应当更好接受一些。
而后几日,碧芜在萧家老宅安安心心地住着,时而带着银铃银钩在应州城内逛逛,一点也无动身回京的意思,朱氏虽没明着催,但偶尔还是会提一嘴,说老夫人该想姑娘了。
碧芜只勾唇笑了笑,轻轻扯开话题,她想等守陵的事儿定下来,再告诉张朝夫妇。
转眼,她来应州也有七八日了,是日,碧芜正在屋内悄悄缝小衣裳,便见银钩疾步入内,说誉王和十一殿下来了。
碧芜落针的手一顿,抬眸问道:“两位殿下可有说为何而来?”
“说是在瑜城办完了事儿,准备回京城去,顺道来向姑娘辞行的。”
辞行?
碧芜将手中的小衣裳放入绣筐里,又往上头盖了些碎料子,这才吩咐道:“命人备些茶水点心,请两位殿下去园中凉亭,我一会儿便来。”
“是,姑娘。”银钩应声退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