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大黄鱼,跟养美女是一样的,既要把身材养出来,又要把皮肤护理好。”陈坚蹲在大黄鱼渔获前,回忆起他临时“补的课”——仿野生大黄鱼有两个直接感官指标,一是体型要修长,要有世界小姐一样的身材;二是鱼体颜色要鲜艳,要有金黄的色素沉淀,这也是野生大黄鱼的两个基本标准。
梅总也蹲下来:“人工养殖的大黄鱼,会大肚子。其次是鱼体颜色不够鲜艳,再者是肉质粗糙,口感比较粘,最后是生长速度也跟不上。”
“嘉谷这出产的大黄鱼,反正我看不出跟野生大黄鱼有什么区别。我估计,就算是行业中的资深人士,也很难看出两者的区别。”
最后两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上上等的仿野生大黄鱼,应该是行业中的最高品质了,甚至无限接近野生鱼的标准。”
如今,多少人想吃野生大黄鱼,摸摸口袋又忍住了。没别的原因,现在野生大黄鱼太贵了。动辄2000-3000元/斤的价格,还是可遇而不可求。
普通养殖大黄鱼是20元/斤左右,价格相差足足有100倍之多。嘉谷海洋牧场出产的大黄鱼据说能卖200元/斤,对比普通养殖大黄鱼是翻了十倍,但与野生大黄鱼一比,性价比又高的可怕。
当然,嘉谷海洋牧场扩张后,仿野生大黄鱼的产量增加,价格必然会下降;但以其保持的原有野生品质,绝对不会缺少市场,再对比普通养殖大黄鱼的价格和利润,还是很有赚头。
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大黄鱼上,哪怕是最普通的带鱼,嘉谷海洋牧场所出的带鱼,个头都不小——大带鱼的价位也比小带鱼的至少高出一倍。
专家们透过渔获窥本质,投资代表们则看着渔获,像是看着鱼状的金钱。
那是鱼腥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