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譬如,再怎么追求环保禁养,也不能搞“一刀切”。禁养区并非无畜禽区,相反,具有一定的肉篮子供应保障能力是必需的。
如果再搞“一刀切”,制造一些“无猪市”、“无猪县”,是没有臭、没有污染了,但在非瘟防控下的跨省禁运后,也没有肉吃了。
所以,农业部的意见很明确,哪怕是在约束发展区,也要合理规划并有效落实一批集约化猪场,确保一定的自给能力,哪怕是不具备环境承载能力的地区,也要在周边县(市、区)大力支持建养殖基地。
齐政对此评价,非瘟来了,也不是没有一点好处。
其实他的主要意思是“非瘟来早了,也不是没有一点好处”——如果按照原来的进程,这几年超范围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超范围关闭或搬迁养殖场户的现象屡见不鲜,结果非瘟一来,减少多少,最终还是要重建,很是折腾了一番。
李东亮不知道历史被改变了多少,也不关心,他只关心嘉谷农牧的布局:“全国生猪养殖被划分为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适度发展区,其他几个地区就不说了,布局可以慢慢来。唯有在约束发展区,政府扶持的大型养猪场也是有限的,时不我待啊。”
谢开济不解地问道:“以嘉谷农牧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约束发展区的稳市贡献和声势,难道还不能占据先机?”
李东亮收起了笑容,轻轻摇头道:“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是占了先手,但竞争对手也不容小觑。譬如越省,那是温氏的大本营,人家深耕了这么多年,怎么也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
“而且,现在其他养猪巨头也都缓过神来了,纷纷朝着自己千万级养猪目标进军。大家都不傻,重点发展区、潜力增长区这些地区,谁都能布局,而在最接近一线消费市场的约束发展区,那真的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