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农业资本化”的时候,各种意见和争论都有。而作为大众眼中“农业资本化”的代表,嘉谷在风光的同时也被视作一个靶子。
今时今日中国农业显然已走到一个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一定程度上讲也决定着中国这个国度能否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跨越。
在这个关头,多的是人把嘉谷视作是突破口。你嘉谷再牛又怎样,人家不怕得罪人,怕的是以后没有机会得罪人。如果能用充足的论证将嘉谷的路线驳斥成渣,就能踩着这颗在农业经济领域冉冉升起的超级新星飞升了。
因为哪怕进化到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大多数人的思维还是非此即彼的。当他们的屁股选择歪在农民一方,对资本的看法就只剩下“控制”、“剥削”和“侵占”诸如此类的词了。
几乎所有的涉农企业都表示希望能够发展自己的生产基地。这种愿望并不奇怪,因为生产基地可以帮助他们稳定和控制生产。但在国内能获得的可耕荒地有限的情况下,农民手里的耕地似乎成了唯一可行的选择。
而在资本冲击下“瑟瑟发抖”的小农,是多么的弱势啊!
尽管开头有些出乎意料,刚刚貌似还被人内涵了,但贺明哲不改初衷——老农们的不满,不正是他想要的答案吗?
赵老汉才不管拉着他说话的人是什么身份,他都快六十岁了,还不知道能活几天,自然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一直耕种自己的2亩多地,老实说,是不愿意将土地交给合作社的。但村长说其他村民都同意了,如果我不同意,合作社就建不起来了,你说说,我还能挡着所有人的路吗?唉……”
其他老农也七嘴八舌的声讨起来。
“是啊,虽然合作社种的还是粮食,但听说最后都会卖出去。我就担心一旦遇到天灾,家里就没存粮吃了。何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