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值,起码要能养活你的公司,形成良性循环;再然后……好吧,不用然后了,就上述两环,已经足够所有人挠头了。
国家都不敢保证,让嘉谷重来一次,还能不能复制同样的模式。天时、地利,还有爆棚的运气……缺了其中任意一环,嘉谷可能就不是嘉谷了。
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农民的选择了。
因为,这同时也是时代的选择,是国家的选择。
……
第725章 嘉谷版的“黄埔军校”
农业部考察团经过赵老汉们这么一遭,如贺明哲之流都安静了不少,团队内的气氛倒是缓和了下来。
考察继续,一路停停问问,很快到了嘉谷在豫省最早建立的小麦种植基地。
如果说,考察团在刚加入嘉谷系的合作社中,印象最深的是老农们的憧憬;那么在早已加入了嘉谷系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里,体验最深的,可能就是——希望!
刚抵达基地的时候,远远的就看到一大群人围在田间。
“这是怎么了?”领队的张司长好奇心起来了,也不让人打扰,带着众人静悄悄地靠过去。
这么一大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年轻。其中年龄最大的,看上去也就四十岁出头,年龄最小的一位,看上去一脸青涩,估计最多二十出头。
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专注无比。
张司长就见到一个年轻人脖子仰的高高的,手上却抓着笔记本,另一只手在眼睛不看的情况下拼命的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