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企业找到需求品种、签订协议,到田头拉走,一步到位。
“之前也有人提议,农业部需要制作类似的一张电子地图,以解决生产侧和加工侧的信息不对称矛盾问题。但因为工程量浩大,而且各地规模化种植程度不高,最后就先放下了。”张司长看了一眼齐政,又道:“如今看来,嘉谷的想法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就急切了一点,想着不如让嘉谷来接手。”
齐政先是一愣,然后摸着下巴考虑着。
水稻暂且不提,就拿小麦来说——过去,订单麦经常会出现兑现难,好麦子不为人所知,卖不出好价钱;加工企业找不到好麦子,只能进口补充。
张司长明显是想要和嘉谷联合,将供需双方的信息以地图的形式“上网”,这对于整个行业都是有好处的。
这样思考着,齐政说道:“嘉谷确实有一定的经验,农业部如果想要建立全国优质专用农作物种植地图的话,嘉谷愿意配合。”
张司长却几乎没有考虑,就连连摇头,道:“我的意思是,还是由嘉谷主导建设为好。”
停了一下,他补充道:“主要是考虑到嘉谷本身就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种植单位,也正在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麦种植单位,而且也有了全套建地图经验,由嘉谷全程主导最好不过了。”
齐政狐疑道:“全国地图,和嘉谷体系的自用地图,还是有差别的吧。”
“嘉谷从无到有都经历过了,一点差别算什么。”张司长哈哈的笑了两声。
一时间,齐政不知道自己是应该感谢他看得起,还是懊恼他的看得起了……
不对,就算嘉谷有经验,也不至于让堂堂一个部委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