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
总之零零碎碎的一大堆事情弄下来,时间到了九月份,该开学了。
这下一时半会又走不了了,那时候乡村老师们几乎都是在本地扎根的人,很大一部分都是当年插队下乡后留下来的知青,他们知识水平也许不如大城市的那些老师高,但对孩子们负责任的态度,和对要孩子们坚持读完义务教育的执着,却绝不输于任何人。
不然的话,他们怎么能做到在这种贫苦穷困的山村,从意气风发的青年一直待到耄耋之年?所以当报名日期结束后,那位教育了这个山村里几代人的老先生来到了他们家。
“周老师,我们这是准备搬去上海,所以打算等到了上海,直接在上海的学校报名。
”李克对这位执着的老师说的口干舌燥,好说歹说,才说服了这位老人。
“哎!走出去也好,走出去以后记得好好学习,报效国家,为咱们的新中国添砖加瓦!”这位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农村的周老师,摸了摸李克的脑袋,感慨着离开了。
李克望着这位老人蹒跚的背影,又望了望远处雾气迷蒙的群山。
“有机会的!有一天,我会回来,重新给这里带来繁荣的!”之后的事情就像是进了快车道,一家人轻装上阵,一人背了个小包就上了开往省城的客车。
而那三十万,则藏在李克一直搂在身前的背包里。
没办法,那个年代异地存取款要收高额的手续费,所以人肉运输是最划算的。
等到了省城,李克先是领着一家人各买了几套衣服,虽然说是省城,但毕竟在中南山区,那时候这一带确实不够发达,哪怕是省城卖的衣服款式也老土的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