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薄,视线透过去,对面的物体瞬间变大,他将一本蝇头小楷的书垫在下面,那一串小字顿时变得又大有清晰。
商左顿时啧啧称奇:“原来这就叫放大镜,那些上了年纪的人用来看书,岂不是正好。”
在他身边,另外一个商人看中了一盏由玻璃制成灯罩的油灯。
里面燃灯的油是煤油,价格低廉,光芒比烛火更明亮,燃烧时间还长。
外面的玻璃灯罩不像纸糊的灯罩,不怕磕碰着火,最重要的是,火光可以完全穿透玻璃灯罩,达到最大的照明效果,比那些纸灯笼好上千百倍。
此外,还有镶嵌着两片玻璃镜片、可以戴在耳朵上的“眼镜”,中间灌注了水银可以检测温度的圆柱形玻璃“温度计”,以及各种各样新奇有趣的玻璃制品。
看得众人眼花缭乱,大呼过瘾,恨不得立刻全部打包带走。
商人们嗅到商机时,如同饿了好几天的野狼,熬得眼睛都发红了。
此前,那些兜售“渤海璃”的渤海商团早已无人问津,就连来自淮州、蜀州等地的商人,都眼红不已,明明大家都是启国人,他们反而并不比这些外国商人更占据先机。
咬了咬牙,他们立刻也加入了竞价的行列。
“这些我全买了!”不知哪个商人沉不住气,大叫了一声。
“我!我先来的!”
“我有钱!你开价多少我都要!”
众人如梦初醒,纷纷高声出价,叫价声、惊叹声此起彼伏,交织成网,一场展览会生生演变成了拍卖会。
主办贡品展览会的内务府总管,颇为自豪地抬起头,看着乱糟糟不停喊价求购的各国商人使团,忍不住笑道:“各位,请稍安勿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