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
碍于文兴县的传言越来越多,花渐遇提议前往宁州不要再打喻行舟的旗号,以免叫人识破,节外生枝,干脆伪装成富商,去宁州做买卖。
宁州商业发达,商人数量是全国最多的地方,正好掩人耳目。
既然要扮作商人,自然要把戏做足,萧青冥叫人准备了一车钢针一同上路,带到宁州去卖。
宁州手工业繁荣,最著名的有三,丝绸产业,瓷器产业,以及造船业。
首府惠宁城,正是最负盛名的丝绸之乡,每年都有无数慕名而来的商贾,汇聚于惠宁城,贸易丝绸,再从陆路、水路、海路贩卖到外地。
由于启国一直以来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税课税高达十税一,各地官府胥吏盘剥,巧立名目增税。
再加上商人在社会中地位低下,除了一些背靠豪门大族的大商户,大部分小商人都是被剥削的对象。
前几任皇帝时,中央朝廷掌控力还强,由于有些海寇时常伪装成海商,凭借武力,骚扰沿海城市和渔村,以至于朝廷不待见外国商人,海外贸易被严格约束。
宁州只开放了一个对外贸易港口,就在惠宁城附近,但民间走私和私自出海行为屡禁不止。
直到燕然南下,中央朝廷一年比一年衰弱,对钱粮军饷的需求逐年增加,迫于压力,宁州的海贸得以放松了控制,前来贸易的海外商人,变得越来越多。
其中利润最大的,正是丝绸和瓷器的买卖。
前往惠宁城的路上,萧青冥坐在马车里,挑起车帘,眺望道路一侧的良田。
从京州过来时,道路两旁大部分耕地都是麦田或者稻田。
自从踏上宁州地界,越是往东去,沿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