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的婚配问题。
他给府城的岳父、宜佳、方瑾和佳慧都写了信,重点说了近亲通婚的危害性。
方瑜还对可以掌握的自家人下了死命令,那就是他们家的后代决不能和三代以内的血亲通婚。
这里面, 方瑾自然会听他的话, 宜佳也乐意听他这个弟弟的, 刘勤书是不敢不听。至于方佳慧那边,他就只能再让方瑾去和小七的婆家交涉,看紧些。
方瑜又往京城家里写了封信,让妻子把善书送回县城来,同时再看看能不能买点信鸽, 这样来回传信也能快点。
这时已到了十月份,方瑜今年内也不可能回京, 毕竟身上带着三重孝, 太快回京于情于理都不行。
方瑜只好趁此空闲把一半心神放在扩展家乡这边的商业版图,再拿出四分之一到育人才计划上。
最后他还要勤读书练书法作画,隔段时间就往皇帝那边送点新画, 省得皇帝真忘了他。
方瑜先在府城开了家剧院,按京城的配置来, 交给宜佳和方瑾管着。朗读话本的演员是从县城送过去的, 是关秋茗和舒怡家里培养出来的二等学员,教了快两年的时间, 读个话本子不成问题。
剩下的就是些实业买卖了,刚开始方瑜也不图挣多少钱, 只是先经营着试试。
其中最有特色的还是烤串店, 是方瑜家厨娘的秘制配。有贵一点的鸡肉串、猪肉串、羊肉串, 有便宜一点的烤鸡杂、羊杂和猪下水, 还有滋味好又不贵的各种烤蔬菜, 实在是很难不让各阶层的食客喜欢。
烤串店也是方瑜家产业中发展得最好最快的一个。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