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搀扶起方老秀才,恳切地说:“学生已经让内人备下您最喜欢的酒菜了,还请先生和老夫人移步赏光。”
方老秀才盛情难却,只好跟着学生去了家里。方瑜跟在这对师生身后,心中对这个朝代尊师观念的认识更为加深,又联想到他以后的求学路,便认真观摩起刘秀原招待先生的规格和模式。
不一会儿功夫,方瑜边看到一处气派的宅子,大门上的红漆是新涂的,颜色很是鲜亮富贵,门口还有一个十多岁的少年在张望,见到他们一行人出现,快步走上前来恭迎。
那少年先对方老秀才行礼道:“勤书给师祖请安,祝师祖福寿安康。”
“好好好!”方老秀才看见师孙更是高兴,握着刘勤书的手对学生说:“上次见到你家这儿子还是个小娃呢,现在就长成了,一看就是个腹有诗书的少年郎,真是好啊!”
刘秀原骄傲地看着自家长子,嘴上谦虚道:“不是多聪明的孩子,所幸还算用功勤奋,在私塾上混着学的,还请先生指教学问呢。”
方老秀才说:“能勤奋用功就是最好的学生了,比我家的孙子都强。”
两位秀才一番客套闲话,穿过前院的学堂,跨过一个月洞门进了内宅,这家秀才娘子才过来行礼招待客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两个秀才公也不像外面没文化的大老粗那样吹牛胡侃,反而讨论起最近两年的县试和府试的考题。
刘勤书志在科举又是十四岁的年纪,自然是在旁边听得认真,方瑜也是个渴求知识和信息的现代人,坐在席上连菜都不吃了,用心听着两位秀才的话,生怕漏下一个字。
方瑾还是个爱玩爱闹的小孩子,听不下这些无聊的话,想要找堂弟玩,堂弟也不搭理他,他只好和方老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