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钱来着?现在是多少?”
周凤道:“斋粉以前是五毛一碗,现在8毛,涨了3毛。”
卫蘅根本不给大家思考的时间,接着又问:“那妈啊,你有工友不住宿舍,自己跑出去租房的吗?”
周凤笑道:“有啊。”
还有不少呢。
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就不喜欢住在集体的宿舍里面,于是就在外面租房,还有一家几口都出来打工的,自己租个房子,自己做饭吃,倒是比在工厂食堂还划算。
卫蘅马上就抛出问题:“你有没有听他们抱怨过房租涨价的事情?”
“有呢。”周凤笑着道:“就是你秀珍婶,她一家人租了个单间住,上回跟我说房东已经涨了三次租金了。她决定重新找个离工厂远一点的地方住,远点的便宜。”
卫蘅笑道:“那不就得啦。咱们要是买房子买铺子,以后肯定会升值的。”
像说服妈妈跟外婆这种文化水平不高,又特别务实的人,没必要讲大道理,也没必要说太多专业的词汇,只要跟他们举几个他们身边的例子,他们亲眼所见,亲身感受到了,那就是最朴实的,也最有用的劝解方法。
果然——
周凤跟颜秋香都陷入了沉思里面,好一会儿后,颜秋香突然道:“阿凤啊,铺子我就不开了,我确实管理不了,也没有做生意的天分,我想了想,阿蘅说的不错,等拆迁款下来,你有空就陪我去看看铺子跟房子,要是合适的话,咱就买两间。”
颜秋香虽然没文化,见识也不高,但她却懂最简单的道理,那些铺子、房子,可是实打实的房产,能传给自己孙子,孙子以后还能给重孙子……
可要是做生意,亏了就全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