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哥哥接风!」我在佳人耳边呢喃道,忽然发现自己也已经泪流满面。
………………………………汉军出发后数日,我和韩璟一起离开了长安,在渭河登上了一艘去往渤海郡的大型商船。
从长安到东冶,闽越国使团有两条可选的路线。
其一是走陆路先到达长安东面的洛阳,然后改走水路沿济水【作者注:济水后被黄河夺道入海,故而今天的中国地图上已没有这条河】进入那条当年吴王夫差为了会盟中原开挖的深沟渠进入泗水,接着顺泗水南下淮河向东入海回到东冶。
这条路线的优点是绝对距离较短且沿途多为人丁稠密热闹的城邑,途径的河流也大多水面平缓较为安全。
唯一的缺点只是有一段较长的从关中到洛阳的陆路旅途。
所以,这也是传统上闽越国使团最经常选择的路线。
其二是在长安的渭水直接登船走渭水进入黄河,顺黄河一路向北穿过苍茫辽阔的燕赵之地进入渤海,然后沿海岸线南下回东冶。
这条路线的优点是全程基本都是水路,运送人员货物方便快捷。
缺点则是需要长距离绕行北方冀州幽州一带,且黄河的水文情况较为复杂,行船风险略高于第一条线路里的济水等河流。
当然,为了送韩璟回冀州的老家,路线一显然是行不通了,所以这一趟我舍近求远选择了第二条路线。
这艘商船很大,不过除了货物和少数几名划桨控帆的水手之外,船上只有我和韩璟以及几个冀州的客商,所以船上的空间显得很宽敞。
开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