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山低谷,俯仰无用。
昆曲讲究唱念做打,以绵婉悠长、意犹未尽见长,尤其注重咬字吐音的徐疾和松张。初试定的是两问一唱,两问戏剧史和人物及关系解析,考察剧本研读程度,一唱讲究选嗓和挑形,只一人戏份,不借助任何他人搭戏默契。
戏剧史问得不偏,没有故意刁难的意思,二十几个人多少都能答上几句。
唱单人选段就尤为讲究。
如同观妙所说,单人戏份想在三五分钟内出彩,势必不能选性格单一的角色,更不能选需要搭腔的对手戏。
沈时亦也懂讨巧,选了一出最不露怯的《风筝误》,剧情以风筝为媒,短短几分钟便可见误会、矛盾、闹剧等连环编织情节,台词细密,情绪忽高忽低,连丫鬟给小姐报错信都能演出花来。
观妙也是如此,初试求稳,选择了最拿手的反串,唱的是《单刀会》,光巾帼不让须眉的扮相就平添三分。
陈子夜上场靠后,她长相属于浓颜,只有嘴巴右下角有一点梨涡,笑时轻盈,冷如月霜。
最恰如其分的便是唱梅妃。
但《长生殿》中梅妃戏份较多的只在《絮阁》一折,讲腊梅绽放,趁杨贵妃不在,唐玄宗以梨园新戏为由请梅妃夜宿翠华西阁,后被发现狼狈躲入夹墙之内,胜在对手搭戏,《一斛珠》一幕讲唐玄宗心怀愧意赠一斛珍珠却被梅妃拒而不受,写下《谢赐珍珠》,半句“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残妆泪沟,不显样貌脱俗,后半句“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既是新欢欲拒还迎,又是旧爱心灰意冷,玩转心意非三五分钟可扮演。
要说梁季禾回礼的《梅妃礼》倒是有合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