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小孩的背书声在街上飞扬,他口齿伶俐,许多读书人忍不住看向这对年幼的姑侄。男孩在这个年岁能背下《礼记》的名篇,俨然是下过苦功的。
只可惜,想要实现《礼记》里面“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何其之难?
反正乌林珠听懂了侄子背的书,她不认为现在的大清是书里描写的那样。乌林珠在心底胡思乱想:也许在好多年之前的先贤时期,那会儿的人们过的是这样的好日子?
在侄子期盼的小眼神中,乌林珠豪爽地掏出来两文钱。她指了指卖冰糖葫芦的老人,道:“你去挑一根大的,我要吃两颗冰糖葫芦!”
一根冰糖葫芦只有八颗,乌林珠吃两颗,讷苏肯能吃六颗。姑侄两人毫不客气地把一根冰糖葫芦干完,把嘴一抹,回家之后大人们瞧不出来的。
这不是乌林珠和侄儿第一次团伙作案了。
乌林珠出身在一个传统的满人家族,据说祖上是辉发部的国主呢!全靠着祖宗的庇佑,乌林珠的阿玛讷尔布混成一个世袭的佐领。如今朝廷以一百三四十人为单位设置佐领,佐领这个官职说大不大,大约跟后世的街道工作人员差不多。
有点小权,但绝对不是高官。
只是讷尔布前些年生过重病,他把佐领的职位传给儿子讷礼。父亲当家跟兄长当家是完全不一样的日子,阿玛当家的时候,乌林珠读过几本书,勉强比得上汉人的“大家闺秀”。等到兄长讷礼出去办差,乌林珠便学会承担家务,努力让自己看上去不是一个“闲人”。
当然,她不是两袖清风的人,她会趁着给家里屯白菜的时候弄来两个铜钱,然后奖励自己一根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芦。她不怕被熟人瞧见,因为冰糖葫芦是侄子讷苏肯闹着要吃的,八颗山楂她只吃了两颗,讷苏肯吃了六颗。
为了两颗冰糖葫芦的事儿,家人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